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健康频道

甲型 H3N2 来袭:传染性真的更强了吗?医生解读关键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6 09:30:36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孩子学校好多同学发烧请假了”“办公室接连有人出现高热咽痛”—— 进入秋冬季节,甲型 H3N2 流感的身影再度活跃。随着多地监测显示该毒株已成为流行主流,“传染性是否更强” 成为大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最新流行病学数据与医学专家解读,我们来揭开甲型 H3N2 的传播真相。

  一、核心结论:传染性确实高于常见流感毒株,传播速度更快

  对比近年流行的流感毒株,甲型 H3N2 的传染性优势已得到明确证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与去年主流的 H1N1 毒株相比,H3N2 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与更快的传播速度。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监测数据的支撑:10 月下旬以来,南方省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 H3N2 占比已跃居首位,部分地区核酸阳性率超过 10%,达到流感季启动的典型阈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暴发传播特征。2025 年广东省监测显示,流感阳性率已达 13.18%,暴发疫情多集中于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这与甲型 H3N2 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分钟,同时还能通过被污染的手、物品等间接接触传播,在密闭环境中极易造成聚集性感染。

  二、传染性增强的关键原因:免疫屏障薄弱与病毒特性双重作用

  甲型 H3N2 传染性凸显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病毒变异与人群免疫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人群免疫屏障存在 “空窗期”。由于 2023 年冬季后 H3N2 毒株在流行中占比下降,时隔两年后人群对该毒株的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缺乏有效免疫保护,使得病毒更容易突破机体防御。这种免疫记忆的消退,让 H3N2 具备了快速传播的 “土壤”。

  另一方面,病毒变异带来传播优势。甲型流感病毒最显著的特点是外层抗原易发生变异,H3N2 作为常见亚型,其血凝素(HA)蛋白的微小变异就可能导致原有抗体失效。2025 年全球流行的 H3N2 毒株已出现新的变异特征,世界卫生组织为此专门调整了北半球流感疫苗推荐毒株,可见其变异带来的传播潜力变化。

  三、症状与高危人群:全身症状更显著,老年人需重点防护

  虽然从症状上看,甲型 H3N2 与其他流感毒株难以精准区分,均以突发高热(39℃以上)、咽喉痛、剧烈咳嗽、肌肉酸痛乏力为主要表现,但仍有两个关键差异值得注意:

  一是全身中毒症状更明显。患者常出现持续高热 3-4 天,伴随严重的头痛、全身酸痛,部分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恢复周期通常比普通感冒长 1-2 倍。

  二是高危人群风险更高。与 H1N1 更多影响年轻人不同,H3N2 对老年人的威胁更为突出。老年人感染后更易发展为肺炎型流感,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甚至引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此外,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孕妇、婴幼儿也是重点防护对象。

  四、科学应对:疫苗 + 防护 + 治疗,三重手段可控可防

  面对甲型 H3N2 的流行,无需过度恐慌,通过科学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一)主动预防:疫苗接种是首要防线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2025 年我国流感疫苗已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调整抗原组分,包含针对当前流行 H3N2 毒株的成分,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在 11 月高峰到来前完成接种。

  (二)日常防护: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前往时规范佩戴口罩;

  养成勤洗手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降低病毒浓度。

  (三)及时治疗:早期用药可减轻病情

  一旦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居家隔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在发病 48 小时内就医,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帮助身体恢复。

  理性应对,筑牢健康防线

  甲型 H3N2 传染性的增强,更多是免疫周期与病毒变异带来的阶段性特征,而非 “超级病毒” 的出现。目前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充足,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储备完善,整体形势可控。

  防控流感的核心,在于建立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的防线:既要通过疫苗和防护切断传播链,也要关注自身免疫力 —— 正如之前强调的,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能维持免疫细胞活性,这也是抵御流感的重要基础。只要科学应对,就能平稳度过流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