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昨天还在穿卫衣,今天羽绒服拉链都拉到顶了!”10 月 21 日早高峰,在地铁国贸站出口,裹紧围巾的上班族刘先生不住跺脚。据北京市气象局数据,今晨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跌至 - 0.5℃,为今年立秋后首次跌破冰点,较常年平均破零日提前近 20 天,让 “北京太冷了” 成为市民朋友圈的高频感叹。
街头 “速冻”:从短袖到羽绒服的 24 小时切换
今晨的北京街头,寒意已具 “杀伤力”。记者在长安街看到,行人纷纷换上厚外套,围巾、手套成为出行标配,不少老人还戴上了护膝和棉帽,重点护住头颈与脚踝。在西城区的一个早餐摊前,热气腾腾的豆浆和烤红薯成了 “爆款”,摊主李师傅说:“往常早上能卖 50 杯豆浆,今天不到 7 点就卖光了,大家都想趁热乎暖暖身子。”
郊区的寒意更甚。八达岭长城景区内,虽艳阳高照,但阵风可达 5 级以上,游客们纷纷从背包里掏出备用的加绒衣物,防滑厚鞋和保温杯成为游玩必备品。有网友晒出刚收进衣柜的秋裤,配文 “终究还是错付了夏装,北京的秋天果然是‘快闪模式’”,引发数千人共鸣。
低温预警:寒潮大风双预警齐发,山区或现初雪
北京市气象台于 10 月 16 日已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示最低气温降幅达 8℃左右,门头沟、延庆等山区阵风可达 7 级。气象分析师介绍,此次冷空气强度为下半年以来最强,预计 10 月 18 日至 24 日北京连续 7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大概率提前入冬 —— 较常年平均入冬日 10 月 31 日早了近两周。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周三夜间至周四早晨,城区可能出现零星小雨,西部北部山区或迎来今冬初雪,周末山区阵风可达 5-6 级,风寒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寒意。气象部门提醒,市民需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厚衣物别急着收纳,应对 “气温过山车” 需早做准备。
民生保障:供热提前升温,重点人群专人守护
面对骤降的气温,北京市多部门已启动应急保障机制。市城市管理委督促各供热单位提前升温升压,36 支应急抢修队伍 24 小时值守,重点排查老旧小区供热管线,通过 “访民问暖” 及时解决室温不达标问题。在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工作人员已对辖区内 200 余户独居老人开展入户走访,检查暖气设备并送上保暖物资。
市疾控中心也发布健康提示,建议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减少清晨外出,如需活动尽量选择中午气温较高时段。同时,低温易导致血压波动,慢性病患者需规律作息、坚持服药,室内勤通风并科学佩戴口罩,防范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风险。
“虽然冷得猝不及防,但暖气热了、保障到了,心里还是暖的。” 家住海淀区的退休教师张阿姨说。截至发稿,全市供热系统运行平稳,暂未接到大规模供暖故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