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江西焦点跟踪网

身边的江西好兵

发布时间:2025-08-22 09:28:02    来源:焦点跟踪
  

  李镇样/文

  当前,省军区大力倡导弘扬“江西好兵”品牌,教育和引导每一位穿上军装的江西儿女,都应牢记父老乡亲的嘱托,在军营的每一次学习、每一场训练、每一项任务中,争当标兵、永不认输。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对此深有感触。

  当年在海军某部,同批去的江西战友不算多,但个个都把这份嘱托刻进心里。他们不仅恪尽职守,更总在不经意间显露出过硬的本领。时间一长,“江西兵”三个字,在战友们口中几乎成了“靠谱”“能干”的代名词。

  我刚下连时,被分到部队院内的三营。营里四个连队同住一栋楼,彼此再熟悉不过,一年不到就有三位鹰潭老乡当上了文书。12连的桂先进,人如其名,干什么都透着一股争先的劲头,后来一路晋升至部队副政委,成了我们那批兵眼中的榜样之一;14连的李汉富,性子沉稳,写得一手好字,退伍后回乡做了村支书,没几年又考上了乡镇干部,口碑极好;我在15连当文书,别看后来我被战友笑称为办公室“老油条”,刚接手工作时可是半点不敢马虎,连队台账清清楚楚,写报道、整材料从不出错。

  13连是全团的明星连,军事训练常年第一,同批的易年成就分到了那里。他是个天生的好兵,学习、训练全是尖子。部队技术比武,他一人拿下三个单项第一,站在领奖台上,胸前红花映着黝黑的脸庞,看得我们这群老乡心里直发烫。

  我们15连一共有五个江西兵:四人来自余江,还有一人是萍乡女兵钟翠红。她人长得漂亮,嗓子更亮,每次拉歌只要她一开腔,对面连队立马没了气势。部队不少男兵都是她“粉丝”,但她一心扑在工作上,谁也没能靠近。直到退伍前一个月,大家才知道,她早就和千岛湖的一位老兵走在了一起。消息传开,全连轰动。后来她丈夫退伍成为上市公司总裁,众人这才叹服:钟翠红不仅能力强,眼光更是一流。

  四个余江兵也各有各的精彩。我换岗至给养员后,吴飞接棒文书,材料整得比我还细致;陈镇喜精通通信设备,后来担任微波班班长,凡是经他调试的设备从无差错;鲁年强话不多、最能吃苦,在油机班一干就是三年,再冷的天也能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行,人称“油机守护神”。

  到15连刚满一个月,高山指导员就在全连大会上说:“这几个江西兵来之前,我还担心他们跟不上节奏。没想到才一个月,整个连队风气都被带起来了,出操没人偷懒,学习室夜夜满人,连菜地的草都比以前少得多。这股劲头,必须保持!”我们几个相视一笑,心底那团火,燃得更旺了。

  要说“搅动”范围最大的,还得数12连的杨卫才。他起初担任给养员,天不亮就去买菜,把连队伙食安排得妥妥贴贴;升任炊事班长后,自制咸菜,自创淀粉胖头鱼,炒菜手艺名声在外。后来调至部队军务股任干事,他每天坚持五点起床,把整栋机关楼打扫干净,再跟着出早操。部队政委屡次表扬:“杨卫才的踏实劲儿,值得全体官兵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这就是‘好兵’的模样!”

  后来军校毕业分配至四大队,又结识不少江西老乡。余江老李和贵溪老乐,他们都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老李干活踏实,具有创新意识,棋艺球艺也一样拔尖,每逢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冠军几乎被他包揽。但他从不张扬,总说:“都是战友让着我的,不算啥。”

  贵溪的乐茂胜,身材魁梧如山,工作游刃有余,还有副金嗓子。歌咏比赛时,他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震撼全场,唱到高潮,台下官兵自发击节应和,气氛热烈。赛后战友问他:“班长,怎么没见你平时露过两手?”他憨厚一笑:“怕影响训练。比赛嘛,就得拼全力,不能给江西兵丢脸。”

  除了唱歌,他还有一门绝活,蛋雕。小小蛋壳上,能刻出水浒108将、董存瑞,甚至“南昌起义”的恢弘场面,人物栩栩如生,看得战友啧啧称奇。

  这些年来,我听到对江西兵的评价几乎都是:“憨厚可靠,事情交给他放心”“能吃苦、不抱怨”“上进,总想把事做得更好”“多才多艺,唱歌、下棋、球类,样样在行”……每次听到这些,我心里都暖洋洋的。不是因为我们被夸奖,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辜负“江西兵”这个名字,没有辜负家乡的期望。

  说到底,“江西好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无非就是把“踏实”刻进心里,把“争先”扛在肩上。无论什么岗位、什么任务,总愿拼尽百分之百的气力。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榜样。

  也许,正因如此,“江西好兵”这个品牌,才能越擦越亮、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