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原本预算 10 万买三金,现在花 3000 块租了一套,剩下的钱存了定期,婚礼上该有的体面一点没少。” 刚办完婚礼的 95 后王悦提起自己的 “新选择”,语气里满是划算的笃定。如今,像她这样选择租赁婚庆 “三金” 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曾经 “买金才算诚意” 的婚嫁观念,在年轻群体中悄然生变。
这股 “租赁风” 的兴起,与居高不下的金价密切相关。据北京某黄金市场的商户介绍,当前足金首饰零售价普遍在 900-1000 元 / 克,一套传统的龙凤手镯、项链、戒指 “三金” 按 50 克算,花费动辄超过 4.5 万元,若追求大克重款式,10 万元都打不住。而租赁的成本则亲民得多 —— 市场上主流的租赁模式按 “克重 + 天数” 收费,每克每天租金约 3-5 元,一套 100 克的 “三金” 租 7 天,租金仅 2000-3500 元,相当于购买成本的零头。
“对我们来说,黄金更多是婚礼上的‘仪式道具’。” 王悦坦言,自己和丈夫更看重实用性,“婚礼就戴一天,买回去压箱底也浪费,租来的款式新、克重足,拍照、敬茶时长辈看着也高兴。” 这种 “轻拥有、重体验” 的消费理念,正在年轻新人中形成共鸣。在社交平台上,“租三金攻略”“婚礼租金避坑” 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有网友分享 “租三金省出蜜月游” 的经历,评论区里 “实用主义 yyds”“新观念值得学” 的声音此起彼伏。
市场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需求。以往主打黄金销售的中小珠宝店,不少悄悄开辟了租赁业务,有的推出 “三金套餐租赁”,包含清洗、保养服务;有的还支持 “租转买”,若租赁后想留下某件饰品,可抵扣部分租金。杭州一家珠宝租赁店的店主李姐说:“从今年开春到现在,租赁订单比去年多了快一倍,九成都是 25-30 岁的年轻人,周末来试戴的新人得排队。” 为了适配租赁需求,店里还特意进了不少轻便、不易磨损的款式,“年轻人不爱太笨重的,精致款更受欢迎。”
不过,租赁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业内人士提醒,部分非正规平台或个人卖家存在 “猫腻”:比如用 “金包银” 饰品冒充纯金,租赁时承诺 “足金”,归还时却以 “磨损” 为由克扣押金;还有的不签订正规合同,一旦出现饰品损坏、丢失,责任认定全凭口头约定。此前就有消费者在二手平台租金饰,归还时被商家以 “有划痕” 为由扣了近千元押金,因没签合同只能吃哑巴亏。
对此,律师建议,租赁 “三金” 需选择资质齐全的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饰品成色、租金标准、押金退还条件、损坏赔偿细则等,最好在取货时拍照、录像留存证据。而对于这股新兴潮流能否持续,社会学学者认为,它既反映了年轻人消费观念的理性转变,也暗含着对传统婚嫁习俗的柔性调整 —— 当 “仪式感” 与 “性价比” 能找到平衡,这种 “轻装上阵” 的结婚方式,或许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