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生活频道

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积极应对,共筑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15 17:22:22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令人揪心的预警:大暴雨、特大暴雨即将侵袭我国多地。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面对即将到来的极端天气,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影响范围与时间进程

  截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此次强降雨的影响范围广泛,华南地区的广东中北部、广西东部、福建南部,如广州、深圳、桂林、厦门等地首当其冲;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西部、云南东南部,包括成都、绵阳、昆明周边也将受到波及;华东地区的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像杭州、苏州、上海部分地区同样难以幸免。其中,广东珠三角、四川盆地西部局地更是可能遭遇 250 至 400 毫米的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可达 80 至 120 毫米,其降雨强度之高令人咋舌。

  从时间进程来看,8 月 15 至 16 日,强降雨带自西向东移动,华南、西南地区将迎来最强降雨时段。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民众在未来两天内将直面暴雨的严峻考验。17 日,雨带北抬至江淮、黄淮南部,如安徽、河南东部,但强度会有所减弱。不过,前期降雨带来的影响仍不可小觑,后续的防范工作依旧不能松懈。

  灾害风险提示

  如此强烈的降雨,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灾害风险。城市内涝是最为直观的威胁之一,低洼地带、地下车库、地铁站点等区域极有可能成为积水的重灾区。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例,过往的暴雨天气中,这些地方就多次出现严重积水,给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山洪地质灾害也不容忽视,四川、云南、福建等多山地区,在暴雨的冲刷下,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急剧增加。山区的土壤在大量雨水的浸泡下,稳定性下降,一旦遇到合适的触发条件,就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摧毁房屋、阻断道路,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中小河流洪水也是一大隐患,广东北江、广西西江、四川岷江等支流,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水位可能迅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引发洪水灾害。洪水所到之处,农田被淹、村庄被冲毁,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遭受重创。

  交通方面,航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封闭的情况将频繁出现。白云、双流等机场,以及京港澳高速粤北段等交通枢纽和要道,都可能因暴雨天气陷入混乱,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紧急应对指南

  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首先要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暴雨时段,特别是夜间至清晨,这两个时间段视线不佳,危险系数更高。同时,要远离河道、山区等危险区域,避免遭遇洪水和山体滑坡的威胁。

  居家安全也不能忽视,要仔细检查门窗是否牢固,阳台排水是否顺畅,清理排水口的堵塞物,确保排水畅通。此外,还应备足应急物资,如食物、饮用水、手电筒、充电宝等,以防停电停水时生活受到影响。

  行车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切勿强行涉水,当水深超过轮胎一半时,车辆就有熄火和被冲走的危险。如果不幸被困车内,应立即使用安全锤破窗逃生,所以,车上一定要常备安全锤。

  社区和企业也应积极联动。物业要提前排查地下空间排水系统,准备好挡水板、沙袋等防洪物资;学校和工厂要根据预警及时调整作息,必要时停课停工,保障师生和员工的安全;农村地区要加固农田水利设施,及时转移低洼处的牲畜,减少财产损失。

  官方信息渠道与科学认知

  为了及时获取准确的天气信息和应对指导,我们要关注官方信息渠道。各地应急管理局会发布权威的预警和应对措施,大家可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途径获取。此外,高德、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开启的 “积水地图” 功能,也能帮助我们实时了解道路积水情况,规划安全的出行路线。

  在面对暴雨天气时,我们还需具备科学认知,避免陷入误区。例如,“暴雨后立即天晴”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强降雨后往往可能持续阴雨,而且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开电动车涉水更安全” 也是错误的认知,电动车电池遇水易短路,涉水时的风险实际上高于燃油车。而 “山洪来临可往高处跑” 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要注意避开陡峭山坡,选择平整高地,以确保自身安全。

  大暴雨、特大暴雨的来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科学应对,从个人到社区、企业,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迎接这场挑战,守护我们的家园。如遇险情,请立即拨打 110(报警)、119(消防)、120(急救)以及当地水利 / 应急部门公布的防汛热线,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