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近日的一场公开分享会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围绕 “磨难” 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人生起伏和企业管理的思考。刘强东表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专注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坚定地去执行。他还提到,相比过去,自己已经不再容易被负面言论激怒,“看到一些批评内容,我有时还会留言请教作者观点”。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刘强东坦言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他说,经历了太多事情之后,逐渐放下了曾经那种急于证明自己、追求语出惊人的冲动,更多地回归内心,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
谈及京东的发展,刘强东强调,这家已经成长为大型企业的公司,早已不再属于某一个人。他表示,二季度末京东拥有 90 万员工,这背后是 90 万个家庭。能把京东经营好,让这 90 万家庭形成一个希望,活得有劲头,这才是他现在最想做的。
刘强东称,当一个人见的事情多了,心态就会慢慢变得平和,“也没有像以前那种盛气凌人的时候,要出人头地,要语出惊人”。他认为,一个人没经过磨难,就没有敬畏之心,对世界也没有愤怒和创新,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或许并非好事。但如果磨难太多,这辈子也会很痛苦。对他自己而言,无论是在高光时刻,还是处于磨难之中,都会保持一颗平常心,认定有价值的事,便坚定去做,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一直以来,刘强东给人的印象是强势、果敢,在京东的发展历程中,他凭借着独特的商业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决策风格,带领京东在电商领域披荆斩棘。从早期在中关村卖光盘,到后来创立京东商城,再到构建起涵盖电商、物流、金融等多元业务的庞大商业帝国,刘强东的个人烙印深刻在京东的每一步发展中。
然而,如今刘强东强调京东不再属于某一个人,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标志着京东正从依赖创始人个人驱动,向依靠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团队协作的方向转变。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和决策力能够高效推动企业前进。但随着京东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员工、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企业,仅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京东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可持续的运营体系,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刘强东个人心态的转变来看,这体现了他的成熟与豁达。在京东发展的早期,市场竞争激烈,刘强东需要不断地发声,为京东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那时的他或许需要通过一些强势的言论和行为来展现京东的决心和实力。但如今,京东已经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刘强东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企业的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社会责任上。他意识到,京东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成就,更关系到无数员工的生计和家庭,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格局。
刘强东还提到,最近的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是他创业史上最没有特色、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这一番自我反思,展现了他的坦诚和对京东发展的深刻洞察。在过去的五年里,电商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创新和壮大。京东在一些领域确实未能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不过,刘强东也表示,目前京东已经有了 6 个创新项目,其中包括稳定币。同时,京东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外卖和酒旅。刘强东认为,京东做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展开,做外卖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未来还将布局美容、医美、医院等行业的供应链。通过这些新业务的拓展和创新项目的推进,京东有望在未来实现新的突破和增长。
刘强东强调京东已不再属于某一个人,这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转变。它预示着京东将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相信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能够重拾创新精神,实现持续发展,为员工创造更多的福祉,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