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财经频道

王健林再度出售 48 个万达广场,商业版图迎巨变

发布时间:2025-05-27 15:42:53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近日,商业地产领域一则重磅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王健林再度出手,计划将旗下 48 个万达广场打包出售。这一决策瞬间成为舆论焦点,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人们纷纷揣测这背后的缘由以及可能对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披露,太盟(珠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将直接或通过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借此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 48 家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些目标公司与分布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紧密相连 。

  虽然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布此次交易的具体金额,但市场消息纷纷预测,本次交易规模极有可能高达 500 亿元。据悉,收购资金有着清晰的构成规划:太盟计划注资约 50 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一些国有大行组成的银团将提供 300 亿元贷款授信;余下 150 亿元将通过夹层融资渠道募集 。

  万达此次大规模出售资产,债务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万达集团的有息负债规模庞大,且短期借款金额增长迅速。到了 2025 年 4 月,其短期借款金额超 38.89 亿元,同比增长 190%。与此同时,万达还面临着与苏宁、融创、永辉超市等合作伙伴总计 180 亿元的债务仲裁。例如,融创要求万达支付 95 亿元的股份回购款,苏宁要求万达支付 50.41 亿元股份回购款 。在如此巨大的债务压力下,相关方频繁冻结万达及相关公司的股权,这无疑给万达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也使得万达通过出售资产来回笼资金、缓解债务压力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

  自 2015 年起,万达便开启了轻资产战略转型之路,此次出售 48 个万达广场的举措,正是对这一战略的持续深化与推进。在轻资产模式下,万达将项目所有权转让,仅保留运营管理权益,通过输出成熟的品牌管理体系,收取管理费及租金分成(通常为租金的 30%)来实现盈利。以 2025 年初完成交易的 5 座广场为例,即便所有权发生了变更,万达商管依旧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减轻资金占用压力,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还能让万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加灵活地应对挑战 。

  此外,当下商业地产行业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以及线上消费的迅猛发展,都对线下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线下商场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显著改变,部分万达广场的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万达通过出售资产,可以对自身资产结构进行优化,将资源集中在更具潜力和优势的项目及业务上,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的接盘方阵容堪称豪华。太盟投资集团在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投资和资产管理经验,善于挖掘和提升资产价值;腾讯控股作为互联网巨头,在科技、流量、数据等方面具备强大优势,其参与有望为万达广场的数字化转型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阳光人寿作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投资需求和较强的资金实力,能够为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这些企业与万达大多有过合作,对商业地产运营及万达的模式较为了解,他们的加入,或许能为万达广场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王健林再度出售 48 个万达广场这一事件,无论是对万达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商业地产行业而言,都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万达应对当前困境、推进战略转型的关键之举,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鉴模式。未来,随着交易的逐步推进和落地,万达将如何在新的商业格局中找准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商业地产行业又将因之发生哪些深刻变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