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汽车频道

小米汽车首款 SUV 小米 YU7 发布,强势进军 SUV 市场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7:42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5 月 22 日,在万众期待之中,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智能工厂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其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 小米 YU7,读音为 “御 7”,寓意 “御风而行”。这款被官方定位为 “豪华高性能 SUV” 的新车,自曝光以来便备受瞩目,如今正式发布,更是凭借独特设计、卓越性能和前沿智能科技,剑指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 等头部竞品,有望在 2025 年新能源市场掀起新的波澜。

  传承家族基因,打造独特外观设计

  小米 YU7 延续了小米 SU7 的设计语言,将家族基因巧妙融入其中,同时又展现出独属于 SUV 车型的个性。前脸采用封闭式造型,机舱盖前端醒目的小米银色车标,彰显品牌身份。前包围两侧类似三角形的通风孔设计,搭配中间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增添了前脸的层次感与运动感。其大灯轮廓虽与小米 SU7 有几分相似,但细节之处却进行了大胆创新。灯组上半部分采用镂空设计,并嵌入风道,与前舱盖打通,不仅造型独特,极具科技感,还能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车辆的整体效能。此外,该大灯还升级为 180 度超广角照明,在夜间行驶时,能为驾驶者提供更广阔、更清晰的视野,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车身侧面,小米 YU7 采用溜背式造型设计,线条流畅自然,从车顶一直延伸至车尾,营造出一种优雅且动感的姿态。电动内翻门把手的配备,不仅使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还能有效降低风阻。前后轮眉、侧车窗饰条以及车门下边缘装饰等细节,均采用高亮黑色材质覆盖,与车身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车辆的时尚与豪华质感。在车身尺寸方面,小米 YU7 长宽高分别为 4999/1996/1600 毫米,轴距达 3000 毫米,定位于纯电中大型 SUV。这样的轴距表现,为车内营造出了宽敞舒适的驾乘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能够享受到更为充裕的腿部空间。同时,小米 YU7 还可选 275 毫米后宽胎,宽胎的使用不仅能提升车辆的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在视觉上也让车辆显得更加稳健扎实。

  车尾部分同样亮点十足,配备了贯穿式对称 C 字形尾灯组,与小米 SU7 的横向贯穿式尾灯组相比,更具辨识度。透明尾灯罩的设计,在点亮时效果璀璨夺目。车顶位置的镂空式扰流板与车尾的 “小鸭尾” 造型后扰流板相互呼应,不仅为车辆增添了运动气息,还能在高速行驶时提供额外的下压力,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后包围造型延续了小米 SU7 的设计思路,亮黑色以及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了车尾的整体质感。发布会现场,官方公布了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种外观配色,每一种配色都经过精心调配,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中,首发的 “宝石绿” 配色尤为引人注目,它采用双层色漆 + 三色罐工艺,灵感源自哥伦比亚绿宝石,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车身颜色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光影变化,尽显豪华质感,相信会吸引众多追求个性与品质的消费者。

  强劲性能加持,续航补能全面突破

  在性能表现上,小米 YU7 堪称 “性能怪兽”,为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驾驶体验。新车分为三种不同版本,各版本均展现出强大的动力性能。YU7 标准版为单电机后驱,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5.88 秒,峰值功率 235 千瓦,峰值扭矩 528 牛・米,最高车速 240 公里 / 小时,这样的动力参数足以满足日常城市驾驶以及高速行驶的需求,无论是起步加速还是中途超车,都能轻松应对。YU7 Pro 版和 YU7 Max 版则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动力更为强劲。其中,YU7 Pro 版 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4.27 秒,峰值功率 365 千瓦,峰值扭矩 690 牛・米,最高车速 240 公里 / 小时;YU7 Max 版更是表现卓越,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仅 3.23 秒(含起步时间),峰值功率高达 508 千瓦,峰值扭矩 866 牛・米,最高车速可达 253 公里 / 小时,其最大马力达 690 PS,这样的加速性能让小米 YU7 在同级别车型中脱颖而出,能够为驾驶者带来风驰电掣般的激情驾驶感受。

  续航和补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小米 YU7 在这方面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官方表示,该车全系基于 800 伏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这一先进的平台为车辆的高性能和长续航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小米 YU7 标准版搭载容量为 96.3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835 公里,在同级纯电 SUV 中处于领先水平,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通勤以及中长途出行的需求,大大缓解了用户的 “里程焦虑”。小米 YU7 Pro 版搭载容量同样为 96.3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770 公里;小米 YU7 Max 版搭载容量为 101.7 千瓦时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760 公里,并支持 5.2C 最大充电倍率。在补能方面,小米 YU7 表现同样出色,最大充电倍率达到 5.2C,实现 10%-80% 充电仅需 12 分钟,15 分钟最快可补能 620 公里。此外,新车还搭载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或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充电 5 分钟可补能 200 - 300 公里,即使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仍能达到 80%,彻底解决了消费者对于充电时间长和冬季续航打折的担忧,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无忧。

  前沿智能科技,构建未来出行体验

  进入车内,小米 YU7 的内饰设计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整体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风格与小米 SU7 接近,营造出温馨舒适且充满科技感的驾乘氛围。车内配备了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显示清晰、操作流畅,为驾驶者提供了丰富的车辆信息和便捷的控制界面。与小米 SU7 不同的是,小米 YU7 取消了翻转式全液晶仪表,取而代之的是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该系统通过先进的投影技术,将续航里程、挡位状态、驾驶模式、导航等重要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者无需低头即可获取关键信息,减少了视线转移,大大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同时也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驾驶体验。

  小米 YU7 采用了全新三辐式方向盘,上下均为平底式造型,上方设计有回正标识,方便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准确把握方向盘角度。下侧配备了驾驶模式选择旋钮等功能,操作便捷直观。值得一提的是,该方向盘左右两侧功能布局进行了优化,仅保留滚轮结构,使驾驶者在操作时更加顺手,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此外,小米 YU7 继续采用怀挡式换挡机构,操作简单轻松,节省了车内空间。对副仪表台区域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上方设置了手机无线充电机位,方便驾驶者为手机充电;下方取消了左侧物理按键,并将竖向布局的水杯架改为横向布局,使车内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实用性更强。同时,该车还设计有无边框车门,并采用按键式开门方式,既增添了车辆的时尚感,又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座椅配置上,小米 YU7 充分考虑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提供一键躺倒功能,让驾驶者和前排乘客在休息时能够获得极致的放松体验。座椅还支持 10 点式座椅按摩功能,能够贴合人体背部经络穴位,有效缓解驾驶疲劳。主驾零重力座椅采用 12 层结构,兼顾了包裹性和支撑性,无论长途驾驶还是日常通勤,都能为驾驶者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后排座椅同样表现出色,支持电动无级调节,后排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座椅角度,找到最舒适的坐姿。此外,小米 YU7 还支持 UWB 超宽带互联无感开锁车门,当车主携带手机靠近车辆时,车辆会自动解锁,实现主动迎宾功能;离车后,车辆又会自动落锁,为车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小米 YU7 在智能驾驶方面同样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车辆提供有 1 个激光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1 个 4D 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摄像头等丰富的硬件配置,为智能驾驶提供了精准的环境感知能力。全系标配组合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多种常见的辅助驾驶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顶配车型更是配备了双 Orin - X 芯片,配合新一代 Xiaomi Pilot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与城市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后续通过 OTA 升级实现)。其中,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根据导航信息,自动完成变道、超车等操作,减轻驾驶者的长途驾驶疲劳;城市 NOA 功能则针对城市复杂路况进行了优化,能够实现自动跟车、识别交通信号灯、自动进出匝道等功能,使车辆在城市道路中也能实现高度自动化的驾驶。小米 YU7 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这些先进技术和功能,相比特斯拉 FSD(Full Self -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在本土化场景优化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内的交通环境和驾驶习惯,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小米 YU7 的发布,标志着小米汽车从 “单品爆款” 向 “产品矩阵” 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其凭借在设计、性能、智能科技等方面的全面优势,以及可能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预计起售价 24.9 万 - 29.9 万元,顶配版或达 37.99 万元),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若定价精准,业内分析师预测,小米 YU7 年销量有望突破 20 万辆,成为特斯拉 Model Y 等竞品的强劲对手。这款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的新车,能否复刻小米在手机领域的逆袭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随着小米 YU7 在 7 月正式上市,相信它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高水平发展,为未来出行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