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北京焦点跟踪网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城市发展迎来新契机

发布时间:2025-04-21 09:34:48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4 月 20 日,北京市重点工程 —— 东六环改造工程正式通车运营,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京城交通领域乃至城市发展进程中激起千层浪。历经 5 年的精心打造,这条全长约 16.3 公里的交通要道终于华丽蜕变,为北京城市格局的优化与交通体系的完善注入了强大动力。

  东六环改造工程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其工程规模宏大,设计独具匠心,分为直接加宽与入地改造两部分。其中,直接加宽段长度达 7.1 公里,成功将原有双向四车道拓宽为现状双向六车道,极大地提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入地改造段约 9.2 公里,包含约 7.4 公里盾构隧道,这不仅是国内建成通车断面最大、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盾构隧道,更是北京市埋深最深的地下隧道,最深之处位于地下 75 米,堪称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大壮举。

  回顾工程建设历程,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2019 年,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周期为 4 年。2020 年 4 月 27 日,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进行首幅地连墙开槽施工,自此拉开了这场浩大工程的序幕。2021 年 5 月,为配合京哈高速南北两侧道路及结构加宽施工,工程项目开始进行首次京哈高速交通导改,占用京哈高速南北两侧的应急车道各 5.5 公里,用时 50 天。同月,“京华号” 盾构机投入西线盾构隧道施工。8 月,泥水平衡盾构机 “运河号” 投入东线盾构隧道施工,东六环 (京哈高速 - 潞苑北大街) 改造工程全面进入盾构掘进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面临诸多挑战,盾构机需依次下穿通燕高速、运潮减河、通胡路、京秦铁路、北京地铁 6 号线、广渠路、北运河、滨河路、通三铁路、京津公路等重大风险源,掘进控制因素多。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他们逐一攻克难题。2022 年 9 月 25 日 9 时 06 分,“京华号” 精准出洞,西线隧道顺利完成中间风井接收,标志着中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首段顺利贯通。2022 年 11 月 6 日上午 6 点 47 分,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东线隧道 “运河号” 盾构机冲破 1.5 米厚的地连墙精准出洞,标志着 “运河号” 盾构机中间井顺利接收,东线盾构隧道实现首段贯通。2023 年 2 月 19 日,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园立交至环球东立交段正式完工通车,这是东六环改造工程自 2019 年开工以来,首段完成改造并实现通车的路段。2023 年 6 月 28 日上午,盾构机 “京华号” 顶推到位,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顺利贯通。2023 年 8 月 21 日,随着东线 “运河号” 盾构机精准出洞,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隧道东线贯通,标志着国内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东六环改造工程的建成通车,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从交通层面来看,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 10 余条东西向城市道路将实现贯通,有效缝合城市空间,促进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连接。原东六环车流将在地下隧道通过,将过境货运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系统,确保市民车辆通行畅通,极大地缓解了东六环的交通压力。同时,作为连通顺义、大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对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城市发展角度而言,该工程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项目。工程建成后,成功减少征地 1060 亩,减少伐木 4.7 万棵,减少拆迁 53200 平米,节约水资源约 3400 万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未来,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的六环公园,将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的问题,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形成贯通历史现状未来、功能汇聚、集约高效的创新发展轴。

  展望未来,东六环改造工程通车后,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繁荣,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相信在这条交通大动脉的助力下,北京的城市发展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