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跟踪网,欢迎您!
北京焦点跟踪网

北京严查大数据杀熟:捍卫消费者权益,重塑市场公平

发布时间:2025-04-18 11:15:24    来源:焦点跟踪
  

  本网讯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大数据杀熟现象愈发猖獗,已然成为消费者心中之痛。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 4 月 17 日召开的重点平台企业工作指导会上,明确表示将严查大数据杀熟,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中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关注。

  大数据杀熟,从本质上来说,是部分企业利用自身掌握的消费者经济状况、消费习惯、价格敏感度等信息,对消费者实行歧视性差别待遇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用户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高,或者消费能力强的用户看到的价格高于普通用户。这种行为在网购平台、旅游软件、打车软件等诸多领域屡见不鲜。例如,在即将到来的 “五一” 假期,不少消费者在网上预订机票或酒店时惊讶地发现,自己作为平台的常客,预订价格竟然高于新注册用户,甚至付费会员的订票价格也高于普通用户,这让消费者深感不公。

  大数据杀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利用消费数据抬高价格,付出了不必要的金钱成本。而且,由于大数据 “算法” 具有即时性、隐蔽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消费者往往难以察觉自己被 “杀熟”,即便有所察觉,在诉讼过程中也面临维权成本高、举证困难等重重阻碍,许多消费者只能无奈放弃维权。从市场秩序来看,大数据杀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它使得那些依靠大数据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企业获取了超额利益,而遵守规则的企业则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会扰乱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这种行为还冲击了社会信任关系,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个互联网消费生态。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此次严查大数据杀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权益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消费日益普及的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至关重要。通过严查大数据杀熟,能够让消费者在网络消费中感受到公平与公正,重拾对市场的信心。这也是对市场秩序的有力维护。只有严厉打击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才能让市场回归到公平竞争的轨道,促使企业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依靠数据垄断和价格歧视获取利益。

  在具体措施上,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行动。在技术监管方面,联合市委网信办等部门对京东等重点平台企业开展算法检查,督促平台企业提高算法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这有助于打破平台算法的 “黑箱”,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价格形成机制。在线索处置方面,深入梳理投诉举报线索,对 12345、12315 投诉举报中可能涉及大数据杀熟的线索进行再梳理、再核查,并结合线索对去哪儿网等多家平台企业进行现场核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定位问题企业,提高监管效率。在合规指导方面,加强对平台企业的常态化合规指导,针对舆情热点 “一事一议” 约谈整改,不断夯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然而,治理大数据杀熟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大数据杀熟的手段愈发隐蔽,平台可能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手段来规避监管,这对监管部门的技术能力和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消费者即便遭遇大数据杀熟,也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此外,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流通也增加了监管难度,如何实现跨平台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治理大数据杀熟,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大数据杀熟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同时,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增强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认识到大数据杀熟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会损害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维权意识,学会收集证据,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严查大数据杀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捍卫,也是对市场公平的积极重塑。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只要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携手共进,定能有效遏制大数据杀熟现象,让网络消费环境更加清朗、公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