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期,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全国范围内传开:多地已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广大生育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热议。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甘肃、宁夏 6 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另外,北京、天津、河北等 16 个省份部分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这一政策的推行,打破了以往生育津贴多由用人单位转发的传统模式,让参保女职工能够更加直接、便捷地享受到这一福利。
以重庆为例,生育津贴 “智能申领” 功能已经上线。在今年 1 - 2 月期间,已累计向 20575 名女职工支付生育津贴超 2.57 亿元。参保女职工只需通过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 微信公众号 “医保待遇支付账户信息确认” 中确认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便可坐等生育津贴到账,整个流程方便快捷。
郑州也自 2024 年 12 月 1 日起,对全市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津贴发放途径进行了优化升级,将生育津贴调整为 “一次性发放至参保女职工个人银行账户”。通过 “河南医保” 小程序个人金融账号维护功能,参保女职工足不出户即可线上维护个人银行账户,确保生育津贴精准发放。同时,加强与银行系统对接,实现资金拨付迅速高效。目前郑州市生育津贴到生育女职工金融账户的周期已缩短至 7 个工作日以内,发放效率显著提升。截至 2025 年 2 月,郑州医保已为 2330 名女职工发放生育津贴 2880 万元。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女性职工自身权益角度来看,这一举措为她们提供了更有力的经济保障。生育期间,女性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收入减少甚至中断。生育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部分经济损失,让她们在产假期间能够安心调养身体、照顾新生儿。
其次,直接发放生育津贴有助于提升女性的职场地位。在以往由单位转发生育津贴的模式下,部分用人单位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延迟发放甚至克扣生育津贴,这无疑给女性职工带来了经济上的困扰,也让一些企业在招聘女性员工时有所顾虑,担心生育成本过高。如今,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企业的相关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就业时面临的 “生育歧视” 问题,让女性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更加自信从容。
再者,从社会层面而言,这一政策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通过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方式,提高生育家庭的经济保障水平,可以增强人们的生育意愿,对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实现 “免申即享” 政策的地区为例,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在享受生育待遇之后,5 个工作日内即可直接领取津贴,无需再提出额外申请。
多地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是一项惠及万千家庭的好政策。它不仅为生育女性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更在促进社会公平、提升生育意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地区跟进这一政策,让更多生育家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