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海频道
“只听说过人脸识别,没想到牛脸也能识别。”走进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绿草成茵,牛羊遍野。智青松多镇沙科村三社的牧民克知家里,两名工作人员用“牛脸识别”技术,仅一个多小时就办完了300多头牦牛的“电子身份证”。
工作人员正在录入牛脸面部特征。人民网 马可欣摄
所谓“牛脸识别”技术,就是通过手机APP采集牛的脸部特征,以深度算法构建活牛面部识别3D数据组,为每头牛生成唯一的生物特征数字身份,在此基础上建立牛脸ID(唯一识别码)数据库,进而实现对牛群的电子化管理。
“相较于传统的投保模式,这种模式承保、理赔更精准,管理也更高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果洛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柳新军说。简单的操作流程、快速的数据匹配速度、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方式,让“牛脸识别”技术在果洛州受到欢迎。
牧民好奇地围观“牛脸识别”技术。人民网 马可欣摄
“现在办理保险不用给牛打耳标了,也不再担心牛在山上挂丢耳标了。”和克知一样,牧民久买家里的200头牦牛也全部参保,当工作人员只用了十几秒就完成牦牛脸部采集和上传时,久买对这项技术感到好奇,觉得又快又省事。
新兴的技术,带来的不只是高效,更让当地群众体会到其中的不少益处。“从2023年4月进行技术试点,我们目前已采集牦牛数量365361头,‘牛脸识别’理赔案件的牦牛数量达19907头,带来经济效益1000多万。”柳新军表示。
“可不是嘛,以前好多牧民不愿意叫自家牲畜打耳标,总要费不少劲去游说,还存在好多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的问题,现在村里用了‘牛脸识别’技术后是省钱又省力。”久治县门堂乡门堂村村支书昂保说着参保后的真实体验感。
工作人员正在给牧民展示如何对牦牛进行“牛脸识别”。人民网 马可欣摄
近年来,果洛州通过建立以产业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引领、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产学研用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的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如今放眼果洛州,全州有机草场认证面积达2752.24万亩,67.9197万只牲畜获得有机认证。青青草原,牧歌悠扬。果洛州智慧农业正朝着高质量、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万世成、熊旭、白波、马可欣、甘海琼、赵敬菡、许维娜、马天翼、霍雨佳、李依环)